CWNS0.7-85/60-QY银晨锅炉厂洗碗机配套
文章出处: 人气:发表时间:2023-01-05 06:17
CWNS0.7-85/60-QY银晨锅炉厂洗碗机配套
故障状况 造成因素 处理方法(一)操作电钮不启动 1压力控制器开关被切断2锅炉水位降低,CSZS14-85/60-YQ,到低水位3油温油压未达到设定值4燃烧关系部位的自动切换开关未,,全部按进自动位置5安全开关的切断而不启动6火焰正常而引起安全压力控制器调整完毕,免得机型过大,⑸ 对易损坏的仪表及小零件和阀门要妥善保管,打开锅炉后烟箱检查孔盖。开关动作7压力控制器电路锅炉主机运到安装地点后,加强各设备和自控仪表的监察,保证锅炉运行平衡,仪表管路图一份。断离8送风机,燃烧器马达电源断离9送风机燃烧器马达超负荷10燃气鼓风不正常停机及自锁11燃气气压过高(低),自动停烧 1待蒸汽压力下降后,才能启动2待水位复位后再启动3检查油温,油压设定是否正常4将切换开关调节到自动位置5把Reset再从新按下6重按安全开关7从压力控制器电路,按其电路顺序,探查断线8检查马达电源9调整电磁开关10检查风机故障原因手动复位再启动11检查调压力手动复位再投入自动(二)燃烧器不着火 1点火棒间隙不对2点火棒上结碳无法引发火花3喷嘴堵塞,不出气4低负荷烧,油量(气量)与空气配比不平衡5燃油中混入空气或水6电眼无法适应①透镜不清洁②安装位置不适当,未检测到火焰③电眼不良④程序控制不良7油温不够8燃料操空阀失灵,气压不稳,送风量与燃气量失调,配比不对。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能效考核、奖惩工作机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安排进行定期能效测试,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应当及时进行整改。
4、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所包括的设备、仪表、装置、管道和阀门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并且记录。
5、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测。重点检查和检测的项目,包括锅炉使用燃料与设计燃料的符合性,燃料消耗量,介质出口温度和压力,锅炉补给水量和补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炉墙表面温度,以及系统有无跑、冒、滴、漏等情况。
6、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加强能源检测、计量与统计工作。有条件的工业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TSG G0003《工业锅炉能效与评价规则》。
7、锅炉使用单位每两年应当对在用锅炉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测试工作宜结合锅炉外部检验,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能效测试机构进行。
CWNS0.7-85/60-QY银晨锅炉厂洗碗机配套
4、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所包括的设备、仪表、装置、管道和阀门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并且记录。5、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测。重点检查和检测的项目,包括锅炉使用燃料与设计燃料的符合性,燃料消耗量,介质出口温度和压力,锅炉补给水量和补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炉墙表面温度,以及系统有无跑、冒、滴、漏等情况。6、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加强能源检测、计量与统计工作。有条件的工业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TSGG0003《工业锅炉,,能效与评价规则》。7、锅炉使用单位每两年应当对在用锅炉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测试工作宜结合锅炉外部检验,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能效测试燃气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和故障停运报警等安全保护装置,并确认各部件无异常达到正常运行条件,并汽阀前疏水阀,流量的选择还必须同时考虑气源压力的问题。机构进行。
1. 管道系统的安装必须符合有关规程、标准的要求。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2. 锅炉外部接管及阀门等附件重量不得由锅炉本体承受,外部接管与锅炉连接处应使用柔性接头,严禁将管道的热膨胀应力作用于锅炉本体上;
3. 常压热水锅炉必须有通大气口或起通大气作用的管道,其尺寸不小于锅炉本体通大气口尺寸,并接至室外,应考虑防雨、杂物及防雷击措施。承压型热水锅炉及蒸汽锅炉安全阀的泄压管应接至室外,疏水管应单独引至排水沟,不得在疏水管道上装设阀门。
4. 锅炉排水(污)管应接至排水沟。
5. 热水系统管道应有入口过滤装置、安全装置和排污及排气阀、温度计等;
6. 热水及蒸汽管道应保温,冷水管道应防冻;
7. 管道安装完后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及试验方法、合格标准见“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CWNS0.7-85/60-QY银晨锅炉厂洗碗机配套
⑶将已处理的软水注入炉内,锅炉上水开启所有的空气阀。
CWNS0.7-85/60-QY银晨锅炉厂洗碗机配套10、烟风道安装烟风道截面不得小于炉体排烟口的截面,各连接处应密封严密可靠。烟风道折转弯处应圆滑过渡,以减少风开始用单段微火燃烧,绝对防止传感器和开关壳体发生相对转动,管道和阀门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压损失。变截面时应采取按线逐渐缩放的方式进行,以减少涡流损失,特别是使用旋风分离方式的除尘器进口烟道,尤其要引起注意。11、监测仪表的安装监测仪表的安装参见随机出厂的技术《安装指导图》进行,并满足TSGG0002-2010附件B对锅炉仪表配置要求:如在进油口处安装流量,CSZS2.1-95/70-QY,计,测循环,,流量,进出口设置温度计、压力表,尾部设有工业双金属温度计,排烟温度等测点。
3、工艺流程有机热载体炉供热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不同的工艺流程。本工艺流程组成:(1)、注油:向系统注入导热油,油源由外部或储油槽提供。(2)、主循环:载热体加热油炉获得热能后向用热设备供热,由循环油泵、热油炉、用热设备、油汽分离器、过滤器及其连接管道、阀门组成。(3)、冷油置换:紧急停炉或停电时为防止炉管内导热油过热,此时应立即打开冷油管线上的冷油置换阀门,利用膨胀槽的静压头,把炉内的高温导热油置换出来,并排入储油槽。本系统由膨胀槽、油气分离器、过滤器、循,CLSS2.1-95/70-QY,环泵、热油炉、置换阀及其连接管道组成。
4.3.2锅炉房集中仪表控制室,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与锅炉间运行层同层布置;
2 宜布置在便于司炉人员观察和操作的炉前适中地段;
3 室内光线应柔和;
4 朝锅炉操作面方向应采用隔声玻璃大观察窗;
5 控制室应采用隔声门;
6 布置在热力除氧器和给水箱下面及水泵间上面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振和防水措施。
4.3.3容量大的水处理系统、热交换系统、运煤系统和油泵房,宜分别设置各系统的就地机柜室。
4.3.4锅炉房宜设置修理间、仪表校验间、化验室等生产辅助间,并宜设置值班室、更衣室、浴室、厕所等生活间。当就近有生活间可利用时,可不设置。二、三班制的锅炉房可设置休息室或与值班更衣室合并设置。锅炉房按车间、工段设置时,可设置办公室。
4.3.5化验室应布置在采光较好、噪声和振动影响较小处,并使取样方便。
4.3.6锅炉房运煤系统的布置宜使煤自固定端运入锅炉炉前。
4.3.7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l 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但对独立锅炉房,当炉前走道总长度小于12m,且总建筑面积小于200m。时,其出入口可设1个:
2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
3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其各层的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楼层上的人员出入口,应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楼梯。
4.3.8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室外开启,锅炉房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直通锅炉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
4.4工艺布置
4.4.1 锅炉房工艺布置应确保设备安装、操作运行、维护检修的安全和方便,并应使各种管线流程短、结构简单,使锅炉房面积和空间使用合理、紧凑。
4.4.2 建筑气候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5℃的日数在80d以上、雨水相对较少的地区,锅炉可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当锅炉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选择适合露天布置的锅炉本体及其附属设备;
2 管道、阀门、仪表附件等应有防雨、防风、防冻、防腐和减少热损失的措施;
3 应将锅炉水位、锅炉压力等测量控制仪表,集中设置在控制室内。
4.4.3风机、水箱、除氧装置、加热装置、除尘装置、蓄热器、水处理装置等辅助设备和测量仪表露天布置时,应有防雨、防风、防冻、防腐和防噪声等措施。
居民区内锅炉房的风机不应露天布置。
4.4.4锅炉之间的操作平台宜连通。锅炉房内所有高位布置的辅助设施及监测、控制装置和管道阀门等需操作和维修的场所,应设置方便操作的安全平台和扶梯。阀门可设置传动装置引至楼(地)面进行操作。
4.4.5锅炉操作地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m,并应符合起吊设备操作高度的要求。在锅筒、省煤器及其他发热部位的上方,当不需操作和通行时,其净空高度可为0.7m。
4.4.6锅炉与建筑物的净距,不应小于表4.4.6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需在炉前更换锅管时,炉前净距应能满足操作要求。大于6t/h的蒸汽锅炉或大于4.2Mw的热水锅炉,当炉前设置仪表控制室时,锅炉前端到仪表控制室的净距可减为3m;
2当锅炉需吹灰、拨火、除渣、安装或检修螺旋除渣机时,通道净距应能满足操作的要求;装有快装锅炉的锅炉房,应有更新整装锅炉时能顺利通过的通道;锅炉后部通道的距离应根据后烟箱能否旋转开启确定。
故障状况 造成因素 处理方法(一)操作电钮不启动 1压力控制器开关被切断2锅炉水位降低,CSZS14-85/60-YQ,到低水位3油温油压未达到设定值4燃烧关系部位的自动切换开关未,,全部按进自动位置5安全开关的切断而不启动6火焰正常而引起安全压力控制器调整完毕,免得机型过大,⑸ 对易损坏的仪表及小零件和阀门要妥善保管,打开锅炉后烟箱检查孔盖。开关动作7压力控制器电路锅炉主机运到安装地点后,加强各设备和自控仪表的监察,保证锅炉运行平衡,仪表管路图一份。断离8送风机,燃烧器马达电源断离9送风机燃烧器马达超负荷10燃气鼓风不正常停机及自锁11燃气气压过高(低),自动停烧 1待蒸汽压力下降后,才能启动2待水位复位后再启动3检查油温,油压设定是否正常4将切换开关调节到自动位置5把Reset再从新按下6重按安全开关7从压力控制器电路,按其电路顺序,探查断线8检查马达电源9调整电磁开关10检查风机故障原因手动复位再启动11检查调压力手动复位再投入自动(二)燃烧器不着火 1点火棒间隙不对2点火棒上结碳无法引发火花3喷嘴堵塞,不出气4低负荷烧,油量(气量)与空气配比不平衡5燃油中混入空气或水6电眼无法适应①透镜不清洁②安装位置不适当,未检测到火焰③电眼不良④程序控制不良7油温不够8燃料操空阀失灵,气压不稳,送风量与燃气量失调,配比不对。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能效考核、奖惩工作机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安排进行定期能效测试,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应当及时进行整改。
4、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所包括的设备、仪表、装置、管道和阀门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并且记录。
5、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测。重点检查和检测的项目,包括锅炉使用燃料与设计燃料的符合性,燃料消耗量,介质出口温度和压力,锅炉补给水量和补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炉墙表面温度,以及系统有无跑、冒、滴、漏等情况。
6、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加强能源检测、计量与统计工作。有条件的工业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TSG G0003《工业锅炉能效与评价规则》。
7、锅炉使用单位每两年应当对在用锅炉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测试工作宜结合锅炉外部检验,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能效测试机构进行。
CWNS0.7-85/60-QY银晨锅炉厂洗碗机配套
4、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所包括的设备、仪表、装置、管道和阀门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并且记录。5、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能效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测。重点检查和检测的项目,包括锅炉使用燃料与设计燃料的符合性,燃料消耗量,介质出口温度和压力,锅炉补给水量和补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炉墙表面温度,以及系统有无跑、冒、滴、漏等情况。6、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加强能源检测、计量与统计工作。有条件的工业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锅炉及其系统运行能效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TSGG0003《工业锅炉,,能效与评价规则》。7、锅炉使用单位每两年应当对在用锅炉进行一次定期能效测试,测试工作宜结合锅炉外部检验,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能效测试燃气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和故障停运报警等安全保护装置,并确认各部件无异常达到正常运行条件,并汽阀前疏水阀,流量的选择还必须同时考虑气源压力的问题。机构进行。
1. 管道系统的安装必须符合有关规程、标准的要求。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2. 锅炉外部接管及阀门等附件重量不得由锅炉本体承受,外部接管与锅炉连接处应使用柔性接头,严禁将管道的热膨胀应力作用于锅炉本体上;
3. 常压热水锅炉必须有通大气口或起通大气作用的管道,其尺寸不小于锅炉本体通大气口尺寸,并接至室外,应考虑防雨、杂物及防雷击措施。承压型热水锅炉及蒸汽锅炉安全阀的泄压管应接至室外,疏水管应单独引至排水沟,不得在疏水管道上装设阀门。
4. 锅炉排水(污)管应接至排水沟。
5. 热水系统管道应有入口过滤装置、安全装置和排污及排气阀、温度计等;
6. 热水及蒸汽管道应保温,冷水管道应防冻;
7. 管道安装完后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及试验方法、合格标准见“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CWNS0.7-85/60-QY银晨锅炉厂洗碗机配套
⑶将已处理的软水注入炉内,锅炉上水开启所有的空气阀。
CWNS0.7-85/60-QY银晨锅炉厂洗碗机配套10、烟风道安装烟风道截面不得小于炉体排烟口的截面,各连接处应密封严密可靠。烟风道折转弯处应圆滑过渡,以减少风开始用单段微火燃烧,绝对防止传感器和开关壳体发生相对转动,管道和阀门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压损失。变截面时应采取按线逐渐缩放的方式进行,以减少涡流损失,特别是使用旋风分离方式的除尘器进口烟道,尤其要引起注意。11、监测仪表的安装监测仪表的安装参见随机出厂的技术《安装指导图》进行,并满足TSGG0002-2010附件B对锅炉仪表配置要求:如在进油口处安装流量,CSZS2.1-95/70-QY,计,测循环,,流量,进出口设置温度计、压力表,尾部设有工业双金属温度计,排烟温度等测点。
3、工艺流程有机热载体炉供热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不同的工艺流程。本工艺流程组成:(1)、注油:向系统注入导热油,油源由外部或储油槽提供。(2)、主循环:载热体加热油炉获得热能后向用热设备供热,由循环油泵、热油炉、用热设备、油汽分离器、过滤器及其连接管道、阀门组成。(3)、冷油置换:紧急停炉或停电时为防止炉管内导热油过热,此时应立即打开冷油管线上的冷油置换阀门,利用膨胀槽的静压头,把炉内的高温导热油置换出来,并排入储油槽。本系统由膨胀槽、油气分离器、过滤器、循,CLSS2.1-95/70-QY,环泵、热油炉、置换阀及其连接管道组成。
4.3.2锅炉房集中仪表控制室,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与锅炉间运行层同层布置;
2 宜布置在便于司炉人员观察和操作的炉前适中地段;
3 室内光线应柔和;
4 朝锅炉操作面方向应采用隔声玻璃大观察窗;
5 控制室应采用隔声门;
6 布置在热力除氧器和给水箱下面及水泵间上面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振和防水措施。
4.3.3容量大的水处理系统、热交换系统、运煤系统和油泵房,宜分别设置各系统的就地机柜室。
4.3.4锅炉房宜设置修理间、仪表校验间、化验室等生产辅助间,并宜设置值班室、更衣室、浴室、厕所等生活间。当就近有生活间可利用时,可不设置。二、三班制的锅炉房可设置休息室或与值班更衣室合并设置。锅炉房按车间、工段设置时,可设置办公室。
4.3.5化验室应布置在采光较好、噪声和振动影响较小处,并使取样方便。
4.3.6锅炉房运煤系统的布置宜使煤自固定端运入锅炉炉前。
4.3.7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l 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但对独立锅炉房,当炉前走道总长度小于12m,且总建筑面积小于200m。时,其出入口可设1个:
2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
3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其各层的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楼层上的人员出入口,应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楼梯。
4.3.8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室外开启,锅炉房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直通锅炉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
4.4工艺布置
4.4.1 锅炉房工艺布置应确保设备安装、操作运行、维护检修的安全和方便,并应使各种管线流程短、结构简单,使锅炉房面积和空间使用合理、紧凑。
4.4.2 建筑气候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5℃的日数在80d以上、雨水相对较少的地区,锅炉可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当锅炉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选择适合露天布置的锅炉本体及其附属设备;
2 管道、阀门、仪表附件等应有防雨、防风、防冻、防腐和减少热损失的措施;
3 应将锅炉水位、锅炉压力等测量控制仪表,集中设置在控制室内。
4.4.3风机、水箱、除氧装置、加热装置、除尘装置、蓄热器、水处理装置等辅助设备和测量仪表露天布置时,应有防雨、防风、防冻、防腐和防噪声等措施。
居民区内锅炉房的风机不应露天布置。
4.4.4锅炉之间的操作平台宜连通。锅炉房内所有高位布置的辅助设施及监测、控制装置和管道阀门等需操作和维修的场所,应设置方便操作的安全平台和扶梯。阀门可设置传动装置引至楼(地)面进行操作。
4.4.5锅炉操作地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m,并应符合起吊设备操作高度的要求。在锅筒、省煤器及其他发热部位的上方,当不需操作和通行时,其净空高度可为0.7m。
4.4.6锅炉与建筑物的净距,不应小于表4.4.6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需在炉前更换锅管时,炉前净距应能满足操作要求。大于6t/h的蒸汽锅炉或大于4.2Mw的热水锅炉,当炉前设置仪表控制室时,锅炉前端到仪表控制室的净距可减为3m;
2当锅炉需吹灰、拨火、除渣、安装或检修螺旋除渣机时,通道净距应能满足操作的要求;装有快装锅炉的锅炉房,应有更新整装锅炉时能顺利通过的通道;锅炉后部通道的距离应根据后烟箱能否旋转开启确定。

